黑山八景——分雁石
黑山八景——分雁石
黑山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景观奇特,美有八处。
之一,分雁石,又名暮雨石。清康熙九年(公元1670)《颜神镇志·古迹》中,将此景列为颜神八景之首。分雁石乃一块非方非圆,宽有6丈,高约2丈的巨石,位于黑山主峰东北百米处。据传,阴日午后立于石前似有暮雨浇身之感;又传,日暮时,聆听石内似有落雨声。传说,雁群飞至暮雨石上空时,队形即乱,绕石飞过后,方再整队。分雁石真乃中华奇石也。一九九九年,八陡镇杏花崖村投资两万余元,清淤泥,建护栏,竖石碑,装点打扮分雁石。分雁石矗立于占地数十亩的石海之旁,显得更加高大、靓丽。
之二,亮兵台。位于黑山主峰西侧,阁子前和虎头崖两村交界处。据史料记载,春秋战国时期,齐鲁两国边界就在黑山。一次,齐国女扮男装的子齐,主动帮助鲁国击退了侵犯其都城的楚国军队,曾经攻打齐国的鲁国大将子鲁十分惭愧,十分感激。齐鲁两国君臣会盟于黑山,为子齐、子鲁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婚礼,两国并在这里进行了亮兵仪式,以示和好。
亮兵台,又名凉骨台。相传孟姜女千里寻夫,哭倒长城,怀带丈夫遗骨,偏遇倾盆大雨,至亮兵台时,雨骤停,天晴朗,她在此将杞梁骨凉干,抱着回到家乡。
之三,貔狐楼。位于黑山主峰铁山寨西门外山崖中。往昔,黑山山崖险峻,洞穴重重迭迭,是貔狐生养繁衍的好地方,俗称此为貔狐楼。由于近代战争的破坏,另受开山取石之影响,穴洞毁坏较多,但有关貔狐的故事不少,一直流传至今。据说,世界短篇小说之王——蒲松龄曾来此考察,《聊斋志异》中狐仙狐精狐妖狐怪之事,有些发生于黑山貔狐楼。
之四,铁山寨。位于黑山主峰,是过去战乱时期易守难攻之战略要寨,故有“丢不了铁山寨,失不了颜神城”之说。相传,铁山寨建于明,扩于清,有清兵驻扎。一九九九年十月四日,八陡镇杏花崖村在黑山主峰挖排水沟时,“挖掘出一尊清代古炮。炮身铸有清“同治元年(公元1862)制”、“常胜大将军”十个阳字,炮长1.65米,炮重800余斤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日本鬼子侵占中国,在铁山寨修建炮楼三座,日本宪兵、国民党军先后派兵驻守,一九四七年农历二月初二,解放军用重炮轰炸铁山寨,炮楼被摧毁,现仅存根基,为侵华日军的罪恶见证。
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黑山儿女对铁山寨重新妆点。东门外,三十八级石阶顺势而上,石阶两旁,四棵松树威风凛凛;门口,两尊石狮怒目圆睁;门顶,北边是鼓楼,内有直径七、八尺大鼓一面,南边是钟楼,悬挂杏花崖村铸造的“风调雨顺、平安吉祥”铁钟一座,高六尺,围二丈,重千斤;门内,两个院落,21间房屋,占地六、七亩。每年的三月三、九月九,铁山寨庙会人海如潮,热闹非凡。
之五,柳树井。位于石林南麓,小草龙沟源头,铁山寨西道士峪口处,柳树井,实乃一处同有一树一泉一井。大柳树围有两搂,高有五丈,粗枝细条,阿娜多姿,被称为黑山第一树。泉,涓涓细流。井,深不过三尺。泉井水质甘甜,生喝不肚疼,不腹泻,延年益寿。洗手,冬天不裂,洗脸,面肤肌嫩,洗身,爽快舒服,洗衣,不用肥皂,洁净如新。既有黑山道士“丁老聊”和黑山貔狐饮此井水成仙之说,又有猴子曾在柳树井捞月亮之传。八陡镇小黑山后村开发黑山泉水,被誉为神水,畅销齐鲁大地。
之六,接龙泉。位于黑山南麓,龙王沟支流大草龙沟上游,在虎头崖村境内。因此泉水飞流直下,汇入龙王沟,故称此泉为接龙泉。泉水清澈透明,不愧为黑山名泉。
之七,石林。位于黑山主峰西侧亮兵台遗址之上。石林数十块山石,呈柱型耸立,密集成林。来石林游览,钻进貔狐山洞,进入一线天,登上狮子头,观望铁山寨,远眺八陡全景,定是心旷神怡。
之八,鹰嘴石。位于黑山西头虎头崖村辖区内。鹰嘴石有三人多高。远处看,活象一只老鹰的头,近处看,仿佛一只老鹰的嘴。观赏鹰嘴石,宜用大框架想象法。鹰嘴石两边山崖是鹰的翅膀,再往后是石林,与鹰尾巴几乎没有两样。鹰嘴石,民间也称为“馋老婆舌头”,据传,若有人爬上此石拍打几下,山下则有人家争吵打斗,想来让人捧腹大笑。
在新修的齐长城东边,有一石碑,用七言律诗记载了“黑山八景”:
亮兵台上点八景,貔狐楼前聚精英。
首景分雁斜飞过,铁山寨外留名声。
倒映美人柳树井,接龙泉水显神通。
笑看石林隐游客,仰头鹰嘴入云中。
此诗乃黑山景色的真实写照。
黑山哺育了周围九村人民,九村人民精心打扮自己的母亲山。
战国时期,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,逐鹿中原。齐国为了防御鲁、楚的的进攻,在齐鲁、齐楚边境修筑了西起平阴,东至大海,绵延千里的军事屏障--齐国长城。现在博山境内原山、凤凰山、岳阳山、黑山等地尚有齐长城遗址,其中以黑山齐长城亮兵台最为著称。
黑山齐长城亮兵台宽8米,最高处3.5米,最低处1.5米,全长800米,系碎石垒砌而成。遗址分东西两段,东段长500米,西段长300米,两段中间低凹处为点将台。该遗址现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逐渐富裕起来的八陡镇虎头崖村人民,把恢复齐长城的夙愿变成了现实。他们投资100万元成立专业建筑队,历经两年的风雨,一段长500米,宽3.8米,高6米的新的齐长城奇迹般的呈现在黑山上。
新齐长城南端是位于黑山西侧南山腰的朝阳楼。三层八角朝阳楼底层为拱形大通道,二楼为图文并茂的展室,三楼供旅游人小憩、观光。长城由此顺坡蜿蜒而上至山顶。若置身此处,则引起无限情思,仿佛看见齐国将士杀敌保国的雄姿,仿佛听到他们气壮山河的喊杀声,你的报国之心、献身之情便会油然而生。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
来源:淄博二三事
编辑:亓若琳
监制/审核:孟令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