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说清楚GNSS工作卫星有多少?

谁能说清楚GNSS工作卫星有多少?

由表可见,GLONASS M星、M+星和K1星在轨工作数量分别为21颗、2颗和1颗。从M+星开始,其信号包括L1/L2 的C/A+P,和L3(CDMA),后者用于GNSS兼容互操作。后续发射的卫星将是K2卫星系列。

北斗系统是处在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过渡期中,在轨工作的北斗二号MEO、IGSO和MEO卫星,分别为3颗、7颗和5颗,它们辐射的卫星信号为B1-2、B2b和B3,而在轨工作的北斗三号MEO卫星有18颗,它们辐射的信号为B1、B1-2、B2a/b/ab和B3。伽利略系统目前在轨工作卫星数量为22颗,其中在轨验证卫星3颗,完全工作卫星19颗,它们播发的信号均为E1、E6、E5a/b/ab。

由表可见,日本的区域系统QZSS有两个批次,其Block1工作卫星只有1颗,辐射的信号包括L1C/A、L1C、L2C、L5、SAIF、E6LEX,其BlockII的IGSO和GEO工作卫星分别为2颗和1颗,辐射的信号包括L1C/A、L1C、L2C、L5、L1S、E6、L5S。可见QZSS是当前卫星中,包括信号最多的卫星系统,真正体现博采众家之长,且有自己创见的系统。

印度的区域系统IRNSS,或者说是NaIC的工作卫星中IGSO和GEO分别为4颗和3颗。而星基增强系统有美、欧、俄、日、印的在轨工作卫星数量,分别为3颗、4颗、3颗、2颗和3颗。

综上所述,目前包括全球系统、区域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在内的GNSS在轨工作卫星总数量为136颗,其中全球系统卫星95颗,区域系统卫星26颗,星基增强系统卫星15颗。按照国别而言,美国有34颗,俄罗斯有27颗,中国有33颗,欧洲有26颗,日本有6颗,印度有10颗。到2020年,中国北斗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均将投入完全服务,届时在轨工作卫星数量将超过140颗。

本文转载自“斗室智库”,原标题《谁能说清楚GNSS工作卫星有多少?》,作者 | 曹冲

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,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,并经过编辑。

支持保护知识产权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。

编辑:林紫、娜娜、杨艳

主笔记者:李刚、张学松、黑法丝

专业摄影:冯小京、宋炜

设计部:顾锰、潘希峎、杨晓鸣、郑慧

行政部:张萌、姜河

业务部:赵玬、王锦熙

原创文章转载授权、转载文章侵权、投稿、媒体合作等事宜,敬请将需求发至:tougao@yinhexi.la

▲呼风唤雨各分部:

西安分部负责人:郭朝晖

青岛分部负责人:江伟

成都分部负责人:沈淮

▲呼风唤雨总部:

负责人:农燕

▲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:

宇宙人航空航天港负责人:刘雨霏

社论

中美贸易摩擦

《商业航天与制造强国》

军工央企改制难点与机会

国内民营火箭首飞

美国航天政策变化

宇宙人航空航天港

2017年原创文章合辑(包含:“航天+”等七大专题;商业航天分析31篇;深度产业观察27篇)

分享最前瞻性话题,

传递最正能量声音。

卫星与网络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